当地时间4月28日,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国际政坛:俄罗斯总统普京以“最高统帅”身份下达命令,要求前线俄军在5月8日零时至11日零时,也就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,停止一切军事行动,实施为期72小时的单方面停火。 此消息一经公布,瞬间成为全球舆论焦点,也为持续紧张的俄乌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。 每年5月9日的胜利日,是俄罗斯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,其意义之于俄罗斯,犹如国庆节对于众多国家那般神圣而庄重。 而今年恰逢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,俄罗斯政府筹备了多种盛大的纪念活动,旨在缅怀先烈、铭记历史。 普京选择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宣布停火,无疑有着多重考量。从官方表态来看,克里姆林宫强调此次停火出于人道主义原因,展现了俄罗斯对和平解决冲突的诚意与善意。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表示升富配资,这一决定体现了普京的善意,也凸显了俄方准备和平解决问题的意愿。
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、双方伤亡不断的背景下,每一次停火提议都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,给渴望和平的人们带来希望。 然而,此次停火提议在国际社会引发的反应却不尽相同。乌克兰方面,态度颇为微妙。 乌克兰外长瑟比加直言,如果俄罗斯真心渴望和平,就应立即停火,而不是等到5月8日,并且停火至少要持续30天,乌方愿意支持“持久、可持续和全面停火”。 总统泽连斯基也回应称,没理由等到5月8日再停火,停火不应只是短短几天,必须至少持续30天,他还重申了对全面停火的呼吁,甚至指责俄罗斯一直拒绝提议并操纵世界、欺骗美国。 乌克兰这种态度,一方面或许是出于对自身领土和主权的捍卫,希望通过更长期的停火来巩固自身防线、争取更多国际支持;另一方面,也可能是对俄罗斯过往停火提议存在疑虑,担心短暂停火只是俄方的战术安排。
美国的态度同样引人注目。白宫发言人莱维特指出,特朗普总统期望看到俄乌实现“永久停火”,而非暂时性的。 特朗普此前多次呼吁俄乌双方尽快达成和平协议,甚至表示如果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进展,美国将退出斡旋。 在俄乌问题上,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扮演调解者角色,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解决路线方案,其态度犹如左右摇摆的“摆锤”。 当乌克兰表现稍好时,就指责俄罗斯;俄罗斯做出积极姿态时,又指责乌克兰。此前特朗普连续向俄罗斯抛出“全面停火30天”和“海上永久停火”的提议,普京政府虽表示支持停火,却提出诸多前提条件,使得这些提议最终未能落地。
此次普京宣布胜利日停火,特朗普尚未做出全面回应,但从过往态度来看,他大概率仍会施压双方达成更具实质性的和平协议。 回顾俄乌冲突以来的种种,双方在和谈与军事行动之间不断拉扯。从2月份普京和特朗普通话,美俄外交团队在沙特重启接触,到美乌围绕矿产协议来回拉扯; 3月特朗普天真以为俄乌停火近在咫尺并提出多项停火提议,却因俄方前提条件未能实现; 4月普京在复活节宣布停火30小时,泽连斯基拒绝美方关于放弃克里米亚的提议,特朗普则指责泽连斯基的“煽动性言论”阻碍冲突解决。 每一次的谈判与停火提议,都像是一场复杂的外交博弈,各方在利益、主权、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中艰难权衡。
此次胜利日停火提议,究竟是俄乌冲突走向和平的真正转折点,还是又一次短暂的缓和假象? 目前仍难以断言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它为俄乌双方乃至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局势、推动和平进程的契机。 如果双方能以此为基础,真诚地展开对话与谈判,或许真的能找到结束这场旷日持久冲突的钥匙,让饱受战火摧残的地区重归和平与安宁。 然而,若这只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,那么俄乌冲突的未来仍将充满不确定性,无数人的命运也将继续悬于一线。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,期待看到真正有利于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积极进展。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